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书画展 >董源溪岸图高清(董源溪山行旅图)

书画展

董源溪岸图高清(董源溪山行旅图)

2023-12-12 09:19:02 书画展 320人已围观

2020 年是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 开馆150 周年。澎湃新闻获悉,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近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展览。除了原定于3月底开幕的回顾展外,一些重量级展览也相继开幕,其中包括不久前开幕的《近距离接触中国书画》。据其官网显示的信息,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包括李公麟的《孝经》和马远的《月亮》。 《赏梅图》、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传》(卷)、赵孟俯、赵雍、赵琳《三代人马图》(卷)、吴镇《 《鹿滩渔船图》等,还有最重要的董源(元代)的《溪岸图》。单从艺术家的名字就可以大致了解展览的水平。这些脆弱而古老的中国画将分两个阶段展出。

(传记)五朝董源(元代)《溪岸图》细看中国书画这是这次展览的名称。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书画是贵族、士大夫的玩物。这从中国画的装订和呈现就可以看出。你可以一睹为快。观看手卷的方法是用一只手展开一张手卷。这就像与三五个朋友讨论创作者安排的故事片。卷后的题跋记录了文人墨客的观摩感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画要么是朋友之间的愉悦,要么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其中有一些是宫廷画师为封建统治者所画的。

董源溪岸图高清(董源溪山行旅图)

总之,中国书画几千年来一直是一个小众,几乎没有人会想到,这百年来,这幅作品会被陈列在公共博物馆的展柜里,无数人通过它观看。玻璃。

(传记)五朝董源《溪岸图》(详细)从欣赏方法来看,中国书画是近观,中国书画的学习过程需要近观和复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展览介绍中甚至认为近景是中国书画的核心。

美术生通过仔细观察,了解什么是墨的五色,什么是线条的坚韧。然后看看花、叶和草之间的停顿,或者山顶上的苔藓点。没有一招是临时技巧的结果。

或者说,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原版字画与放大的部分一起展示在展览中。由于大都会博物馆的大部分藏品都属于公共领域(Public Domain),其版权是开放的,并且大图可供下载,所以你可以通过电脑大致感受到展出作品中的笔触和线条的一些细节。

(传记)五朝董源《溪岸图》(局部):前景临水有亭。一名文士坐在亭台上,静静地看着风云。他的身边是他的妻子抱着她的儿子,还有仆人和男孩站在那里。从《溪岸图》看唐代以后山水的变迁

展览中,五代董源的《溪岸图》(传)见证了中国山水画南派的形成: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朝十国的混乱时期,南唐政权(937-975)统治长江下游地区。董源的绘画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和地域孕育的。除梅特的《溪岸图》外,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了董源的《潇湘图》,上海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他的《霞山图》、《霞口等渡》、《龙宿郊外人像图》。艺术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

《溪岸图》也被认为是董源早期风格的缩影。与《潇湘图》相比,这幅作品仍然带有唐画的影子。虽然仍保留着北方山水的风格,但线条少而不重,渲染得展现了山体,苔藓斑点也不是很多。但设色淡淡,隐约可见裂纹,以细腻柔和的笔触塑造江南山峦。

(传记)五朝董源《溪岸图》(局部)《溪岸图》规模宏大,是中国早期山水画中存世最高的作品之一。此画因年代久远,丝色已变得暗淡。画作的前景,水边有一座亭子。一名文士坐在亭台上,静静地看着风云。他的身边是他的妻子抱着她的儿子,还有仆人和男孩在伺候她。亭外溪边松树倒木,水面波涛如网。亭后山势险峻,怪石嶙峋。主人一家人聚集在溪边的亭子里,隐喻乱世中的避风港。山水画表现了隐士的理想。

(传记)五朝董源《溪岸图》中大雁的形成。该作品原为王继谦收藏,后被Oscar L. Tang 收购。 2017年3月正式捐赠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不过,这件作品是否出自董源之手一直存在争议。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高居翰认为,这幅画不是10世纪的作品,而是张大千的赝品。因为这部作品,张大千比王继迁早玩了三十年。大都会博物馆还专门为此工作举办了学术研讨会。邀请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讨论其真实性。大多数专家认为,《溪岸图》的作者虽然不确定,但这幅画的艺术成就很高,也有学者认为它是10世纪的作品。 Met对这幅作品进行了红外检查,发现它被装框了3次,而且每次所用的丝绸都不同。还有南宋贾似道、明末袁术等人的印章。因此,张大千伪造的可能性极其渺茫。有学者认为,这件作品原本是14世纪左右装裱成卷轴的屏风,为元代以后的文人画提供了灵感。

(传记)五朝董源《溪岸图》(详)宋代书画,寓道德宣扬、个人表现、书法技巧于一身

在宋代,书画不仅是感官体验的记录,更是画家思想的反映、人格的流露、价值观的表达。这一观念改变了宋代以后的中国艺术,李公麟就是其倡导者之一。他的作品也代表了当时文人的时代特征:道德宣扬、博学多才、书法精湛。

北宋李公麟《孝经》(详)约1085年《孝经》创作于公元前200年至350年左右。它至今仍然是儒家经典和传统道德的基石。孝道在宋代受到高度推崇。

李公霖用白描的方式将《孝经》中的故事的文字和图像进行了交替。两人互相解释,以艺术的形式告诫世人。尤其是在正文部分,《孝经》与宋朝有关。

北宋李公麟《孝经》(局部),约1085年。说起李公麟《孝经》,很多人都会想到顾恺之的《孝经》,其中有也是皇宫里的一幕。图中,皇后紧贴皇帝而立,大臣们则站在地上报告。画中人物的服装图案均由铁线组成。除了类似的劝诫题材外,李公霖在绘画技法上也受到顾恺之的影响。他继承了顾恺之线条匀整、吴道子轻重过渡的笔法,既不用色彩,也不渲染光晕。并且仅使用线路来操作更改。

北宋李公麟《孝经》(局部)约1085年《孝经》的书法也与魏晋楷书相似。道德的力量和教导的语言在李公霖的笔墨中得到体现,同时也传达了回归简单生活的愿望。

宋代四位书法家苏璜、米、蔡,都具有多重身份。其中,黄庭坚不仅是一位书法家,而且还是一位文学家、诗人。在书法创作上,他认为书法应该是自发的。大都会馆藏黄庭坚的《草书廉颇蔺相如传》(卷)虽无黄庭坚印,但无疑是真品。该书共近1700字,是他现存著作中最长的一卷。

北宋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传》(下)黄庭坚曾于公元1095年左右说过:我学草书三十余年。起初,我以周悦为师。看着优美的书法,我们可以得到古代的书写风格。后来又得到了张长诗、僧怀素、高贤的墨迹,让我一睹书法的奇妙。其中,可见张旭、怀素草书的影响。此后,明代的沈周、文征明也对黄庭坚的书法赞誉有加。可见,在中国书法史上,黄庭坚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与此同时,在中国古代,黄庭坚也从以经验、品格、才华、功力等多重标准为基础的书法评价规则中显露出了他比书法更高贵的品质。 《草书廉颇蔺相如传》的最后有一句二虎相斗的诗句。两只老虎权势不对等,被认为是通过司马迁口中对党争的指责,也成为他在1094年被贬的原因之一。全文的最后一句,“把国家先急事后私事”也有超越笔墨的深远意义。

北宋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传》(详)公元1095年左右,南宋画家马远、夏圭,号称马一角、夏半边。他们的作品常常使用大量的留白来表现视野的广阔,也被后人认为是南宋的集大成者。只剩下半壁江山,是艺术典故。其中,马远在南宋画院深受赏识,从曾祖父马本智到儿子马霖,在画院任职五代。

南宋马远帛书《高士观瀑布》册页,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此次展出的有马远的《月下赏梅》和《高士观瀑布》,都展现了他的艺术风格:继承北派。画风为山水,以大斧劈石,以焦墨画树干,多呈横形、斜形、锯齿形。

《月下赏梅》的主角是一棵老梅树,枝条苍劲,张牙舞爪,伸向天空。附近的山坡上,有一位道士拄杖望月赏梅,身后站着一个拿着琴的小孩。这幅作品用色简单,石头和树枝上用赭色墨水,绿色的花朵渲染天空。颜色不多,但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树枝上应该有代表梅花的粉红色斑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已经消失了。现在只能想象南宋月下白梅的意境。

南宋马远圆扇《月下赏梅图》十三世纪初元代:退隐成为书画主流

当我看到赵孟俯、赵勇、赵琳的《人马三世》时,我就想起了李公麟的《五匹马》。 《五马图》在2019年春季东京国立博物馆颜真卿展中被重新发现,相比之下,它的画法和色彩非常相似,而且有些赵勇的马纹画法似乎是直接临摹的,但毫无疑问,李公霖更胜一筹。

1359年赵勇的《马三代》中,中国画马的传统可追溯到唐代曹霸。 《昭夜白》的作者韩干是他的弟子。同时魏延也擅长画马,他也擅长画马。李公麟的《临危燕牧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赵氏出身于李公麟,而在赵孟俯、赵雍、赵琳的后裔中,赵孟俯自然是最有名的。他在《马人三代》中所画的马,身躯肥硕圆润,与他的另一幅作品《二羊图》类似。其实,在李公麟的《临卫烟牧牧图》中,也有使用马的图案。类似透视画法。

赵孟俯《马人三代》部分,1296年。当然,画马也有伯乐马的意思。赵孟俯事业上的伯乐就是程巨富。元初,蒙古统治者限制汉人就业。赵孟俯作为宋朝皇室后裔,为了安抚江南文人,被邢台御史程巨辅推荐为官。这幅作品也被认为是赵孟俯的自画像。

《人马三世图》的赵琳部分,1359年另一位赵宋宗人赵苍云也沿袭了李公麟白画的风格。此次展出的《刘辰、阮昭入天台山图》一册,描绘的是汉代刘辰、阮昭。他们在天台山采药,遇到了一位仙人,与他们住了半年。当他们回到家时,发现七世已经过去了。这种天地反差,也引发了宋朝灭亡后,许多文人在蒙古统治下的疏离感。据说,赵苍云年轻时比同胞赵孟俭、赵孟俯更有名气,但后来隐居山林,终生未婚,未曾担任过官职,生平信息也没有记载。

赵苍云《刘陈阮昭入天台山》(局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赵苍云《刘陈阮昭入天台山》(局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宋元名家,周冬青。关于他的生平记载也很少。我们只知道他与文天祥有着深厚的友谊。元朝建立后,成为南宋遗民的周冬青退居江西。这幅完成于公元1291年的《鱼乐图》是周冬青传世的唯一临摹本。 《欢乐鱼图》的名字来源于《庄子》。画家自己写道:“除了鱼,我们怎能知道欢乐呢?”若欲探究中庸之道的秘密,显然有如无之事。

元代周冬青《鱼乐图》(局部)1291 这幅雅致的作品不是在丝绸上,而是在纸上。这也是宋元时期绘画的一大变化。画中弥漫着一种超然的气息,使观者有雾中观鱼的感觉。并签约临江周冬青。临江距离道教中心龙虎山不远。虽然没有记载,但不少学者认为他可能受到了道教的影响。

元朝东庆《鱼乐图》(局部) 1291年,元朝四大家族之一的吴镇也过着隐居的生活。他生前名气不大,但到了明代,他的风格广受赞誉,其中最著名的是沈周。

《鹿滩渔船图》有句同名台词:夕阳照红叶村西侧。黄鹿滩的月亮标志着时间的开始。轻轻转动操纵杆并返回。钓鱼挂竿不钓,落笔为梅老玩墨,这或许就是梅花道人喜爱的墨墨游戏。对于文人画家来说,渔民也被视为自由的象征,渔木刻文化也与官场形成对比。

元代吴镇的《鹿滩渔船》。吴镇1350年左右的早期作品现已几乎绝迹。这幅《芦滩渔船》应该是他后期的作品。画中的两笔勾勒出渔人专注的神情。小船看似随意,实则解构明显;崖上古树坚实茂密;水波仿佛推动着小船。虽然他自称是艺术家,但实际上却是其熟练程度的体现。

元武镇《鹿滩渔船》(局部),约1350年。明清时期的书画往往被认为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的传统。大都会网站列出的展览中列出的明代作品主要有陆良的《鸳鸯荷花》(轴)、林良的《双鹰》(轴)、清代的《康熙南巡图》(卷:济南至泰山)”王辉等人着。

明代陆机《鸳鸯荷花》(长卷) 陆机与林良都是明代学院派画家。陆机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南宋学院绘画风格。林梁不同于一般庭院花鸟的描绘和雕塑。作为广东人,林良研究过鸟,尝试用单色、大胆的笔触来表现,但他并不像文人花鸟那样淡雅含蓄的审美观。理想的。但对写意水墨花鸟画的确立却具有启发作用。后来沈周、唐寅等人也从林良的作品中汲取灵感。

明林良的《两只鹰》(轴) 15世纪中叶,明林良的《两只鹰》(局部),但以沈周为代表的文人画家对陆机的花鸟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书画应以心为本。陆机的花鸟作品只是他双手的作品,心与手的比较也成为明代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的区别。

明代《鸳鸯荷花》(局部)。本次展览以王翚等人的《康熙南巡(卷:济南至泰山)》为代表的清朝。虽然是片面的,但也表明了西方社会对中国封建统治和中国绘画传统的认识。这部作品中的泰山应该是以中国传统地图和木刻版画中对泰山的描绘为基础的,而且封建时代国王登泰山的传统也是如此。作者将历史传统与特定地点的意象结合起来,用绿色景观来强调皇帝的帝国。

清朝王翚等人完成的《康熙南巡图(卷三,济南至泰山)》(详图)于1698年完成。当然,清代山水正宗,以四大天王为领袖人物,继承了南宗以来的文人画制度。洋四僧、扬州八怪以及后来的海派,都记录了这一时期书画的变迁。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策展团队选出哪些作品作为代表,就必须到场仔细观赏。本次展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期展览时间为2020年1月25日至2020年7月19日,后期展览时间为2020年8月1日至2021年1月3日。